查看原文
其他

用生命守护生命 |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于铁夫先进事迹

民进网 2020-09-05

点击上方“民进网”可快速关注


6月1日,民进会员、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抗击绥芬河口岸输入性疫情医疗队队员于铁夫,在完成支援任务隔离休整期间,突发呼吸心脏骤停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2岁。

6月12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播出《于铁夫:用生命守护生命》,讲述于铁夫同志先进事迹。

6月13日,《人民日报》刊发《铁肩战疫铁大夫》一文,追记于铁夫同志。

报道全文如下:

铁肩战疫铁大夫——追记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医生于铁夫


于铁夫


6月10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门诊大厅里,刚刚解除隔离的125名抗击绥芬河口岸输入性疫情医疗队队员挥舞国旗,庆祝凯旋。整齐的方队中间,有一处“空缺”格外显眼——那是队员们留给于铁夫的“位置”。

5月27日,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消化病研究中心普外科八病区主治医师于铁夫圆满完成支援任务返回齐齐哈尔。6月1日,在宾馆隔离的第六天,于铁夫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2岁。

2016年,一张因工作太累睡倒在手术室的医生照片曾在网络刷屏,照片里的主人公就是于铁夫。曾经连续工作36个小时没合眼的他,这一次,却永远地闭上了双眼。桌上堆着的材料和没来得及关闭的电脑,记录着他生命中最后的忙碌。

“肯吃苦,有担当”“对大家小家都有爱”“孜孜不倦”……谈起于铁夫,不少同事湿了眼眶。

“微信群里,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同在一家医院工作的医疗队队员陈欣宇,是通过群里的一次次报名记住于铁夫的。每次需要采集标本,只要不在病房值班,于铁夫都会第一时间领任务。

“能为集体多做一些是一些。”于铁夫就像是一个高速旋转的“铁陀螺”,组内实行轮班制,但危险的事只要他能自己完成,就不再叫他人。平日里,同事们都喊他一声“铁大夫”。

4月,在牡丹江红旗医院抗击绥芬河口岸输入性疫情期间,于铁夫作为医疗队临时成立的三级医师查房制的责任主治医师之一,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是常态。每次进入隔离区,于铁夫都坚持把所有患者查看一遍,他还主动利用休息日,检查修改病历,整理患者病史,采集所在病区所有患者的核酸检测标本……

为了减少人员进入隔离区,节约防护服,在“红区”值了6个小时夜班的于铁夫,总是放弃第二天一早回宾馆休息的机会,把上午的核酸采集工作也一并完成。“核酸采集需要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感染风险较大。”医疗队队员宋祥伟说,平时在医院,于铁夫总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活跃在科室各项日常工作的全过程。

1月末,受疫情影响,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实行病房全封闭管理,于铁夫第一时间请缨,连续40天留守科室照顾患者。“他每天帮忙做消毒工作,给患者送饭,疏导情绪……”普外科八病区主任刘晓斌有些哽咽,“看他一下子瘦了10多斤,真让人心疼。”

春节期间,于铁夫的父母特地从老家牡丹江来齐齐哈尔看他,封闭工作中的他却未能见上一面。到牡丹江支援抗疫后,于铁夫又“过家门而不入”。“老妈知道肯定要担心,等结束了,我再好好陪她。”于铁夫说。

进入隔离区前,于铁夫把“俏俏爸爸”四个字写在自己的隔离服上,这是他最看重的身份之一,“希望能成为女儿的骄傲,爸爸也为国家拼过命。”

于铁夫离开了他曾经战斗过的这片热土。嫩水奔涌,鹤城哀伤,长眠于苍松翠柏间的“逆行者”,已将蕴含力量的种子播撒在一代人的心田。

“医疗队已正式更名为‘铁夫医疗队’。”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陈宏说,“我们要把他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铁夫医疗队”队旗飘扬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艺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推荐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